【買房懶人包】買房子要注意的細節通通打包在這裡!

 

買房子或許是許多人這輩子買過最貴的東西,所以買房前多打探、多做作業、多比較,一點都不會多此一舉!TING & LIZA 針對買房要看前顧後什麼事、流程要注意什麼通通整理打包好,讓第一次買房的你,可以安心成家。

 

買房前先確認自己的需求

 

要先知道目標在哪才能開始啟程呀!如果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需求,即使仲介卯起來幫你,也只能幫 QQ。

 

先決定要買中古屋還是預售屋?

 

雖然都是房子,不同類型的屋子要注意的細節不太一樣,花費的比重也不太相同,先決定好自己要的是中古屋還是預售屋再開始找房子,這樣才可以集中火力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那間房。

 

TING & LIZA 心裡話:

預售屋,是還沒有動工或是仍在建造中就開始銷售的房子。所以預售屋的銷售模式是建商以樣品屋、模型或影片來介紹,這些資料影片美歸美,但終究不是建造出來的東西,結果很未知。我們自己對預售屋有所顧慮,畢竟錢收了建商跑了的例子也不是沒有(雖然近年是沒有發生啦)(但誰知道之後會不會發生?)(喂~)

不過預售屋是以一期一期繳錢的的方式讓人購屋,可以讓人一邊存錢一邊繳房貸一邊看著房子從地基蓋起來的過程,也算是符合小資族買房的一個優勢,就看個人的需求與想法囉!

 

中古屋和預售屋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缺點,之後再來寫一篇分析兩者的好壞~

 

頭期款有多少?

 

買房很重要的關鍵不是自己喜不喜歡,而是「買不買的起」

手邊有多少存款,可以支付多少的頭期款?後續每月貸款扣除生活所需還可以負擔嗎?代書、買房行政流程、裝潢家電這些有沒有算進去預算了?這些都是很寫實,買房後每天都要面對的事!

 

透過這篇,可以協助你釐清現在有沒有能力買房:

https://tingtorich.com/when-is-the-best-time-to-buy-a-house/

一般來說,理想的房貸約可以貸房子價值的 8 成,不過實際貸款金額要看銀行估價還有自己的信用而定,這些都可以事先準備,為自己爭取到最好的貸款條件,畢竟房貸一貸下去有可能就是 10 年 20 年的事,不可不慎啊。

 

關於房子價值怎麼估可以看這篇:
https://tingtorich.com/there-are-logical-ways-to-know-house-price/

信用是什麼可以看這裡:
https://tingtorich.com/how-to-use-banks-money-work-for-you/

 

買房的需求是什麼?

 

每個人買房的目的不太一樣,有人是為了成家,有人是為了投資,目的不同,房子要評估的重點優先順序就略有些不一樣。

如果是為了成家,家人的需求一定是要擺放在前面,要靠近學校還是公司?要幾房幾廳?還是透天更適合家庭生活空間?

如果是投資,就要以市場喜好為主下去選物件,還要思考是要賺價差還是每月賺現金流?

但因為房子始終是給人住的,所以不管是投資還是自住,大部分的考量重點都是一樣—附近有沒有嫌惡設施(加油站、回收場、高壓電塔)、地點、地點還是地點等。

 

想投資與自住兼併的朋友可以參考這篇:

https://tingtorich.com/buying-a-house-can-satisfy-investment-and-self-living/

 

買房中的看前顧後

 

房子不像生活物品一樣有 7 天鑑賞期,買了就是買了,所以事前知道房子要怎麼看、要特別留意什麼、一定要先知道!

 

屋況要看什麼?

有沒有漏水、地板有平嗎、水壓夠不夠、牆壁有沒有龜裂?這些通通要看!

 

太多眉角,直接看專欄:https://tingtorich.com/category/real-estate/must-know-house-seeing-skills/

 

房仲話術要提防

 

房仲是買房過程中很重要的關鍵人物,許多地方都是要靠仲介的幫忙才可以牽成。但,房仲畢竟是業務,有成交才有獎金,很多時候會用一些話術來刺激你的情緒,加快成交的速度。

所以,一定要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麼、注重的是什麼,不是跟著仲介隨之起!

 

這篇帶你看常見的仲介話術:

https://tingtorich.com/salse-pitch-of-real-estate-agent/

 

簽約要注意什麼?

合約一簽,所有東西就開始正式生效,但偏偏房子一棟這麼貴,一般人一生或許就只會碰過一次,對於簽約過程充滿陌生與不熟悉是正常的

 

這一篇帶你先順過合約流程,讓你正式粉墨登場時,不心驚驚:

https://tingtorich.com/process-of-purchasing-a-house/

 

買房也可以預習

 

買房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對自己可以寬容一點,給自己多一些時間,一邊爬資料、一邊實際看房與仲介互動,在來來回回中再來調整。

房子會越看越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敏銳度也會在實際的行動中養成,文中從買房前到簽約帶你先順過流程,一邊參考、一邊看房,相信一定會找到宜室宜家的那個好家。

 

 

最後,別忘了點選「加入好友」加入我們的LINE,就能即時收到這樣非常重要你卻不知道的理財資訊啦!

 

 

 

 

更多關於買房你要知道的事:

漏水該怎麼辦?從事前觀察到買屋簽約教你可以這樣做!
除了「地點」,買房你還要放心思在這裡啊~
買房殺價,從這幾點砍的屋主嫑嫑的~
【買房大補帖】零基礎到購入房地產,心法一次告訴你!

 

 

Follow 以下平台
一周兩次 
與你分享財商與房地產大小事

為什麼有人可以買得起 7200 萬的南港豪宅?是什麼造就台灣的高房價?

 

上週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陷入 7200 萬南港豪宅風暴,這件事衍伸勾起房價議題——為什麼台灣房價這麼高?

台灣的房價都是炒起來的嗎?網路上、新聞上有許多人對「高房價」有自己的見解,身為長期研究、觀察台灣房地產市場的 TING & LIZA 對於其中一些觀點有不同的看法,這一篇就會針對網紅【志祺七七】 一戶要價 7200 萬? 4個原因看懂高房價的由來!這部影片來聊聊台灣的房價,因為……很多事情不是大家都在說就是事實啊!

 

看內文之前可以先看看這支影片

 

什麼造就台灣的高房價?

影片中提到 4 個造成台灣高房價的原因,我們會先將志祺七七頻道的觀點列出,再寫出我們自己的觀察與看法。

 

A.預售屋炒作?

【志祺七七頻道觀點】:
早期預售屋只要先預付一筆訂金,就可以獲得「紅單」(購屋預約單),只要有這張紅單,就有優先購買房子的權利,而在正式簽訂買賣契約之前,紅單都是可以更改名字,轉讓給其他人。

許多投資人就會利用「轉讓紅單」的方法,賺取其中利潤,只要這個方式轉越多手,房價就會越高,這樣的現象造成了台灣的高房價。

 

【TING進財富】:
轉讓紅單其實就是一種資訊財,利用資訊的不對等,賺取其中的利潤。這樣的方式普遍存在各行各業,大盤商賣給中間商,中間商再賣給消費者、各類商品的經銷商亦是如此,大家利用自己掌握的資訊與資源,先做購買再轉賣。這件事本身沒有不對,而且自己本身也要承受買下後,後續有沒有消費者捧場的風險。

第一手購買紅單的人,本身不管是靠著對建商的信任、還是看好地段亦或是未來發展,因為覺得「會有市場」、「會有買家」所以才下手購買。在許多文章我們都有強調成交這件事本身是「買家與賣家」的合議,買賣雙方一起同意售價這筆交易才會成交,所以不是單靠投資人想要出售、想要哄抬價格就有辦法完成,商品(房子)也要有買家,並且願意付錢這個交易才會成立。

在我們觀點,這些早期還可以轉讓紅單年代的投資人,他們是靠著對房地產的敏銳度、了解以及前瞻性(?)來賺取利潤,這樣的方式與其他工作型態無異,單靠投資人就把整體房價炒高,其實很偏頗

 

 

B.政府相關稅賦偏低?

【志祺七七頻道觀點】:
房地產稅分成「持有稅」以及「交易所得稅」,計算方式是:稅基 X 稅率,簡單來說房子價值越高,要繳交的稅也越多,但因為政府常低估房子售價,所以政府實際從投資人身上收到的稅金,相較他們可以賺到的利潤兩者相比,並不高,所以投資人繼續炒房。

 

【TING進財富】:
痾……大家會覺得政府收的稅太少嗎?就連銀行放貸前都會做好一系列的評估來決定房子的價值進而決定貸款出去的條件,你覺得政府不會做這件事嗎?真的是低估嗎?

不管是投資還是自住,政府收的稅都是同一個基準,如果轉手的房子真的是賺到暴利,稅金當然收的也高,但有暴利的前提是買得很便宜,賣的售價高,買到一間很便宜的房子是跟去巷口超商買杯飲料一樣是件容易的事?有人會掏錢買售價過高的房子嗎?在金錢面前大家都斤斤計較啊~

只能說稅制會有所影響,但那是加速房價上漲的速度,不會是房價上漲的主要原因。

 

 

C.遺贈稅降低?

【志祺七七頻道觀點】:
原本遺贈稅是「累進的機制」,也就是獲得的資產越高,繳交的稅金也就越高,但 2009 年政府為了吸引更多海外資金回台,將其稅率降低,導致在高價值的資產轉移時,繳交的稅金降低,在這個調整之後,台灣的熱錢增加了,讓原本就有本錢投資的富豪,更有動機投資房地產。

 

【TING進財富】:
影片中也有說到「會因這個制度獲利的只有擁有十幾億財產以上的大富豪」,基本上是少數。

跟上述 B 點的觀點一樣,稅制會有所影響,但那是加速房價上漲的速度,不會是房價上漲的主因。

 

D.捷運便捷使需求上升?

【志祺七七頻道觀點】:
因為捷運的興建、交通的發達,讓大家都想住在捷運附近,因為需求增加,導致房價上漲。

 

【TING進財富】:
這不僅發生在台北,全台,不,應該說全世界都通用這個道理,本來大家都想要的東西價格就會往上漲,這是經濟學中最基礎的蓋念,但價格也不是漫無止盡的漲,還是會到一個買家接受的範圍,如此一來才會有來有往的有了成交價,這就是是市場上那雙「看不見的手」。

單就把這點拿來看是高房價的主因,不是很恰當。

 

 

我們怎麼想?

房價高不是一朝一夕或是單一個原因就會造成,攤開全台灣的房價來看,這幾年來是緩步成長(詳見下圖,不是很多人想的那種暴漲曲線),這樣的曲線很正常,滷肉飯漲價的曲線或許還更陡斜啊!會讓人感到房價帶來痛苦的其實是因為我們的收入趕不上萬物皆漲的速度。

 

 

另外,不管是稅制還是政策,其實都只是加速房價上漲的速度,但很難說這些是主因,畢竟不管把房子當作是一個「必需品」還是「投資商品」這些本來就是由買家與賣家一起決定的「市場價格」,很難是大家口中「投資客」這一個單一角色將房價「炒起來」。

大家在購物之前,總是會花很多時間做功課,比性能、比性價比,但在買房時,反而把比較多的力氣拿來抱怨「炒房」、「高房價」而不是就房子本身來做更多的研究,其實好好研究市場行情、知道房子怎麼看,一定可以買到符合市場行情的價格,就跟在做一般購物一樣。

 

後記:

一直以來看到很多新聞、網路資訊提供錯誤或是偏剖的訊息,一直都很想開個房地產相關的媒體識讀專欄,讓大家知道運作的邏輯、事情的真相,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知識」,大家喜歡這一系列的文章嗎?喜歡的話請在下面留言與我們分享,讓我們更有動力帶大家看報導背後的真相,提供我們自己在第一線的觀察!

別忘了點選「加入好友」加入TING進財富 LINE,每週即時收到重要房地產的資訊!

 

 

買房路上你還需要佐這些補給品:

【我想要買房子】什麼時候可以買?4 點讓你買房沒壓力
買房選哪一樓層比較好?這個樓層我們覺得最母湯!
不買房也能當包租公?利用「這個」資源你也可以每月收租
【買房大補帖】零基礎到購入房地產,心法一次告訴你!

 

Follow LINE@
一周兩次
與你分享財商與房地產大小事

Ting進財富!http://tingtorich.com/

那些預售屋買便宜的小撇步~

預售屋是現代許多新婚夫妻、首購族的首選,在文章【It’s Science! 買房行情怎麼看,其實有脈絡可循】中提供一些利用手邊資源查出房子市價的方法,而預售屋是房子還沒建立起來就開賣的品項,所以想要以市價更便宜的價格買下,有更多不一樣的操作方式,這一篇 Ting 與 Liza 就要與你來分享那些預售屋那些議價的眉眉角角。

 

超級早鳥衝一波

大多數建案在正式開賣前,會有一段「潛銷期」。這段時間有時是為了等建照發下、有時則是建商還在籌備樣品屋、或是純粹是一種宣傳手法,跟房地產界的網紅合作,利用這段時間先收集有興趣的名單,開賣時就有一批準客戶。無論原因是什麼,因為建商都還沒有正式開賣,離完工時間大概還有 2-4 年的時間,屬於超級早鳥,所以這段時間如果有意願購屋,是比較容易跟建商議到甜美的價錢。

 

有現金的是大爺

沒有一個商人是不歡迎現金的,如果跟建商表明可以用現金直接買下,通常 3-4% 的折扣都是可以談得到,因為現金沒有卡錢、週轉或是手續費的問題,是人見人愛的討喜之物啊。

市場上沒有任何一個商人不會對你掏出現今有任何意見,歡迎都來不及啦~

 

殺價於那些小細節中

議價也要有技巧!房地產總價高,如果殺價個 50-100 萬,建商聽起來就會很多,但如果轉換成「坪」為單位來殺價,聽起來的感覺就完全不同,一坪殺價個 8000-10,000 ,聽起來雖然很少,但加起來也幾乎是差不多殺了 50-100 萬啊。

另外,大多數人都有工作在身,所以都會利用晚上或是假日看房,這個時候殺價,建商會有許多壓力,一方面可能之後要接待下一組客人無法和你好好談、另一方面也會因為在場還有許多人在,心理的壓力與群眾的壓力讓建商的價格壓不下來。所以如果要看屋、如果要議價,建議是平日上午會比較適合。

 

價格是比出來的

如果有屬意的預售屋物件,也可以將其鄰近所有的預售屋的價格都整理出來,從中找出最便宜的價格,再來跟建商談,通常也可以談出一些折扣。這樣的邏輯有點像現在電商主打「買貴退差價」的概念,總言,有些籌碼跟背景知識去談,總是不會讓你失望的。

不管買的物件種類是什麼,做功課是一定要的啦

 

預售屋還要注意這些

除了議價之外,在購買預售屋之前也記得要拿地號去調土地資訊,如果發現這塊地是工業用地,那即使建商有給折扣,也請要三思,因為工業用地比較沒有增值的空間,將來要轉手也不容易;但如果是商業用地或是住宅用地,那就請搭配上面的技巧,好好談一個美麗的價格吧!

 

 

房地產路上你還需要佐這些補給品:

房貸條件怎麼挑?選的好直接帶你上天堂啊
【買房大補帖】零基礎到購入房地產,心法一次告訴你!
投資買房不用頭期款!跟著王派宏學這招就對啦~

 

 

Follow LINE@
一周兩次
與你分享財商與房地產大小事

Exit mobile version